顏料會館首部駐場演出沉浸式話劇《城南舊事之評書傳奇》開啟試演
3月3日、5日,由中共東城區委宣傳部與北京演藝集團聯合打造的沉浸式話劇《城南舊事之評書傳奇》在前門顏料會館試演。一方古韻戲臺,一段傳奇故事,一場沉浸式演出與觀眾正式見面,在時空交錯、古今交迭間探尋“會館有戲”的深厚底蘊與生機活力。

話劇《城南舊事之評書傳奇》由知名導演、制作人孫仝擔任導演,青年作家、影視編劇李彥擔綱編劇,李菁、郭金杰、管樂、付貴禹、楊智博、侯振鵬、郭鶴鳴等多名優秀演員傾力演繹,通過講述民國時期一把折扇寶物的爭奪故事,展現舊日傳統曲藝人的民族氣節和北京南城市民生活百態。京韻十足、京味濃郁的臺詞曲調,讓觀眾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、可歌可泣的民族大義和令人動容的愛國主義情懷,讓人深深震撼。




該話劇充分利用顏料會館的古建歷史、文化與地方記憶,集合會館建筑和空間特點,特別策劃推出具有地域性和故事性的沉浸式演出。通過臺上臺下空間的有效聯動,舞美與燈光的默契配合,演員與觀眾的充分互動,打造了“小空間”“大張力”的精品力作,觀眾的視線緊隨演員表演穿越到那段歷史歲月,品味傳統藝人的風骨與智慧,感受傳統文化傳承的濃濃溫情與磅礴力量。




作為顏料會館的定制劇目、北京市“會館有戲”首部駐場劇目,該劇將于近期正式登陸顏料會館。圍繞拓展受眾群體,持續打磨劇本細節,融入更多年輕觀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、舞美燈光、即興互動,配套推出話劇周邊文創產品。未來,東城區將繼續沉浸式打造可親、可感、可體驗的演藝新場景,拓展“會館有戲”文化新業態,促進高質量的文化消費,推動歷史文化街區轉型升級,促進市民群眾精神生活日益充盈,文化獲得感、幸福感穩步提升。





從承載百年歷史的質樸文物到熠熠生輝的文物活化利用典范,從昔日游子聚會場所到如今各地優秀文化的展示平臺,從文藝演出進會館舊址到新型文化業態集聚的“文巷”,2021年7月以來,在市委宣傳部的統籌指導下,東城區顏料會館、臨汾會館、臺灣會館等聯動式演出正式亮相,“會館有戲”序幕全面開啟,百年戲臺再現光影,沉睡文物煥發新生。一批量身定制的“小而美”“小而精”“小而雅”演出節目,成為“大戲看北京”的最新表達。截至目前,東城區推出“魅力國風”“京韻芳華”“花雅運河”等系列演出70余場,讓百年會館重現芳華。在優化會館演出內容的基礎上,東城區持續探索會館社會化運營模式,在打通市場化演出售票等方面獲得重要進展。




據悉,“會館有戲”常態化演出將于3月10日正式恢復。伴著美好春光,穿行在三里河河畔,漫步在青云胡同,步入400余年文化積淀的顏料會館,歷史古韻與現代潮流融融共生的氣息撲面而來,“會館有戲”將以更豐富的內容、更優質的節目續寫春日傳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