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進文化產業與金融資本高效融合,助力文化企業加速成長——“文菁”文化+產業基金項目路演對接會成功舉辦
3月7日,東城區“文菁”文化+產業基金2023年首場項目路演對接會在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服務中心舉辦。金財基金、華軟知識產權私募基金、東信金創(北京)企業管理公司等基金管理團隊,中國銀行、北京銀行、杭州銀行等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專營機構,以及創業投資、股權投資的30余家機構代表參加對接會,積極借助社會力量引入金融“活水”,進一步推進文化產業與金融資本深度融合,加快文化企業發展步伐。

對接會上,北京七維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為快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星際數字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亮亮視野有限公司、北京四開花園科技有限公司5家文化科技企業參與項目路演,現場介紹主營業務、核心產品、財務狀況、發展前景及核心競爭力。這些企業作為“文菁”基金儲備庫項目,行業涵蓋了VR全景視頻、沉浸式娛樂、泛娛樂數字5G+超高清應用平臺等領域。來自北京金控集團、華軟資本管理集團、中勉律師事務所等特邀專家對項目進行點評,并就資本與資源相結合,推動產業成果轉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議。

此次路演活動聚焦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優質文化產業項目的投資,積極用市場的邏輯謀事、用資本的力量干事、用平臺的思維成事,通過搭建基金管理機構與政府、企業之間的交流平臺,推動產業與金融聯姻、企業與資本融合,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流向東城優質文化企業,并促進更多優秀文化人才向東城聚集,推動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。華軟資本公司負責人現場表示,希望今后持續組織開展此類對接活動,以發揮金融助力文化企業發展的作用,既為企業提供向投資者展示的機會,也為投資人提供近距離了解企業的契機,促進項目與金融資本的深入對接。


近年來,東城區以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建設為抓手,著眼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、融資慢的痛點難點問題,重點探索文化金融產品和服務、文化與金融合作模式“兩個創新”,以金融賦能文化、以文化激活金融,持續推動文化與金融兩大產業的互聯、互補、互融、互促,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與金融合作模式。創建期間,組建總規模為10億元,首期規模為4億元的“文菁”文化+產業基金,主要投向成長期、成熟期的“文化+科技”企業,重點支持互聯網、大數據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、5G等高新技術驅動的“文化+”融合發展業態,充分利用市場平臺,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文化、金融、科技等符合核心區特點的重點領域,將東城區打造成為創新創業企業發展的沃土。


在金融“活水”的支持下,東城區文化產業呈現出穩健發展的良好勢頭。2022年,全區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約500家,累計實現收入1117.3億元,收入總量保持在全市前列。中國出版集團、保利文化等6家駐區企業多次當選“全國文化企業30強”,歌華傳媒、鋒尚世紀等5家駐區企業多次獲得“全國文化企業30強”提名,入選總數居全市各區首位。嘉誠胡同創意工廠、北京德必天壇WE”等16家園區獲評2022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,總數位居全市第二。



下一步,東城區將以“文菁”基金為重要抓手,為優質項目發展提供陪伴式服務,推動更多駐區文化企業通過社會資本獲得直接融資。同時,持續在政策體系、資源儲備、平臺建設和工作機制等方面集中發力,努力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,全方位助力優秀文化企業發展,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