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非遺之美融入生活——在東城區分會場體驗傳承與創新
傳承人斷代、市場化程度不高、欠缺現代設計理念,是非遺保護、傳承、創新的痛點。對于如何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瑰寶得以傳承,位于東城區的首創非遺詠園用積極的探索給出了他們的答案。

9月6日,在2020服貿會東城區分會場——“非遺會說話”文化傳承體驗活動上,60余名東城居民和媒體記者走進幸福大街永生巷4號院,在首創非遺詠園體驗非遺創新設計、品嘗非遺美食,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,見證了以創新為核心的非遺保護、傳承發展的新思路。


這里曾經是北京市三露廠原址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該廠的“大寶天天見”SOD蜜一度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產品。如今,三露廠的老舊車間廠房通過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的改造與升級,華麗蝶變為全國首家非遺主題文化產業園區——首創非遺詠園,成為非遺對內探索產業化之路、對外文化展示交流的重要平臺和窗口。


此次活動涵蓋了逛非遺美食市集、參觀非遺工坊、體驗非遺技藝等板塊,讓公眾感受到了舌尖上的非遺之味、生活里的非遺之美,并且獲得了與非遺大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。


在致力于以文化賦能發展的東城區,將老舊廠房改造成為文化產業園區,已經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。在不久前公布的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名單中,東城區有16家園區進入榜單,總數位居全市第二,詠園便是其中一家。同時,東城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眾多,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88個,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名錄項目31個。為了激發挖掘非遺項目的文化價值、市場價值的動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潛力,東城區通過實施“文菁計劃”,在文化產業園區搭建“文化+”融合創新發展平臺,持續舉辦了多項具有吸引力的非遺推廣活動,讓更多的人獲得原汁原味的非遺體驗,傳播中國傳統文化,講好中國故事。


除當天的活動外,2020服貿會文化服務專題展東城區分會場,圍繞“集聚產業力量 創享文化生活”的主題,還打造了包括“文化新金融,創新新經濟”主題論壇、“東城戲劇人”戲劇體驗展演、“小康態”家庭運動會等在內的多場分會場活動,在服貿會期間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軟實力、生產力。
轉自:北京東城